通知:
< 更多
 首页 > 新闻动态

在转型升级中砥砺前行 2015赣州工业绘蓝图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客家新闻网 时间: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净增近百户,工业制造业用电量位居全省前列,新兴产业加快集聚稳步增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向园区聚拢……2015年,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市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动力,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围绕“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目标,掀起了主攻工业的新热潮,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过去一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53.26亿元,同比增长9.2%;全市工业用电量86.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84.05亿元。

在转型升级中砥砺前行

——2015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纪实

  由散到聚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近日,走进位于赣州经开区的赣州恒玖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操作设备对电传动系统进行性能检测。“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1万套电传动系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预计到2018年,公司将形成年产5万至6万套电传动系统的研发、研制和销售能力。”该公司总经理蔡定滨说。据了解,赣州经开区目前已集聚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企业近30家,基本形成了整车制造、改装和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电机、变速器等配套生产的格局。

  在现有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新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企业也在加速入驻,日前,中辆新能源赣州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和路之友新能源汽车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效应日渐凸显。

  2015年,我市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加快由分散向集群发展。在新兴产业领域,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勃勃生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产业也在集聚发展中实现稳步增长。2015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46户,完成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38.56亿元,同比增长4.32%。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风生水起,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亦不甘落后。2015年,我市稀土、钨稀有金属产业链条加快拓展,中国南方稀土集团组建挂牌,稀土永磁电机、硬质合金刀钻具等高端应用产品快速发展;南康家具产业集群拥有家具企业7500多家,实现产值880亿元,同比增长25.4%;于都、宁都、南康等服装服饰产业基地加速提升壮大,由委托加工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自有品牌发展,成为娜尔思、欧时力、海澜之家等品牌服饰生产基地;上犹成为全国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

    

    扩量提质 园区平台日臻完善

  走进南康经济开发区,蓝色的防护围挡内,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曾经高低不平杂草丛生的小山丘被平整为新的项目用地。前不久,省政府批复同意南康经济开发区调区扩区申请,总体规划面积由346.67公顷扩大至1362.94公顷,南康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项目承载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纵观我市19个工业园区,随着园区开发面积的拓宽,基础设施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也紧紧跟上,全市工业园区基本实现开发到哪里,水、电、路、气、通信线路便延伸到哪里。2015年,全市工业园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4.12亿元,园区实际开发面积87.20平方公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章贡经济开发区水西有色基地等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各工业园区到城区均开通公交线路;安置就业28.49万人。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服务园区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日趋完善。2015年,我市大多数园区建起了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南康区建立了园区、口岸、金融、喷涂、烘干、检测、研发、展销、物流等九大公共服务平台;龙南县依托中国五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建立了稀土发光材料研发中心、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重稀土应用研发中心,并积极建设江西龙南稀土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这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为企业的研发、检测、物流、集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随着产业平台的日臻完善,园区发展活力进一步彰显。2015年1月至11月,我市19个工业园区已投产企业1339户,较上年同期增加86户;完成工业增加值574.3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8.51亿元,利税总额215.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2%、0.07%和9.17%。

    精准帮扶 企业发展质效齐升

  赣悦光伏玻璃有限公司位于定南老城精细化工产业园,总投资约10亿元,一期投资2.2亿元日产光伏玻璃250吨项目已全部完工。去年,该公司准备动工二期工程,但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针对公司面临的问题,定南县主动作为,明确帮扶人员、帮扶部门,提出并积极落实帮扶举措,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国发投融资对接项目,并协调邮储银行与企业达成2000万元的贷款意向。

  这是我市从企业实际出发帮困解难促发展的一个实例。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赣州市三年主攻工业推进计划》,确立了“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的重大战略,并先后召开全市工业工作会议、市直单位服务工业发展推进会,各县(市、区)、各市直驻市单位纷纷制定出台主攻工业、服务企业的政策措施,全市上下掀起主攻工业的新热潮。针对企业用工难、融资难、要素价格高等突出问题,我市出台了《关于精准帮扶企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20条具体扶持政策,建立市、县领导挂点帮扶重点企业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100户市重点工业企业,县领导负责其他规模以上企业,全市规模企业挂点帮扶实现全覆盖,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430多个。2015年,“财园信贷通”共为1664户企业发放贷款68.2亿元,位居全省第二。

  相关部门积极作为,企业自身创新发展,2015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实现稳步增长。截至去年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1188户,居全省第三位,比上年末净增93户。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企业610户,较上年同期增加13户。

  两化融合 工业发展插上翅膀

  在赣州群星机械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只机器手灵活运作,取料、加热、冷却、送料,有条不紊。“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压力淬火机器手,有了机器手,一个员工可以管理4台机床。”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机器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将继续加强自主创新,把研发的机器人推向市场。

  再将目光转向欧陆通(赣州)电子有限公司,只见工作人员拿起一个产品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该产品的型号、生产日期、产品参数等信息便迅速出现在了电脑显示屏上。

  虽然行业不同、产品各异,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却已经渗透到了我市大部分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在无形中推动着产品技术的更新、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的提升。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我市加大传统装备、落户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改造,大力支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2015年,我市成功入选2015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崇义章源钨业股份公司新入选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章贡经济开发区成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耀升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赣州群星机械有限公司、赣州华劲纸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成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道路上,主攻工业号角嘹亮,朝着既定目标,全市上下必将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工业经济发展新局面。

技术支持: 赣州科睿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797)8356742